我是一名研究五三农场历史文化的青年。一开始吸引我研究五三农场历史的苗头,其实是一本书,书名叫《故乡情结下洋港》,是下洋港籍阮观荣先生主编的。在这本书里,我惊奇的发现了我十分熟悉的名字——太子山、司马河、丰谷街、五姊山、高湖等。自此我开始寻找这些故事,寻找我所生活的小城背后曾经的往事,慢慢地,这些故事都刻在了我的大脑里。
我写文章历来讲究简单易懂,不多做叙述。我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讲述我所知道的这些故事,而我也希望我所讲述的故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能让大家品味这座屈家岭农垦小城的过往云烟。
图一年拍摄的五三罐头厂厂区
年我来到五三罐头厂家属区,采编了此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熟悉的人陈师傅,年出生,河南省南阳县人,年跟随堂兄来到五三农场罐头厂。至于当年如何从公里外的南阳来到五三农场,老人说是走旱路,就是坐汽车。并不是我推想的走水路,从唐白河到襄阳港沿汉江而下抵沙洋港下船,然后弃船登陆,搭乘沙洋至易家岭的班车。
陈师傅跟我提起了五三罐头厂的一个领导高长江,这个领导想必大部分的屈家岭80后都无从知晓,于是我翻阅资料查找到:高长江,河南罗山人,年担任五三罐头厂书记、场长,年任五三农场*委委员,副厂长。高书记担任罐头厂场长的任期内(-),恰恰是陈师傅在罐头厂工作的时间,所以陈老对高长江印象深刻。
图二上世纪70年代的易家岭十字路口(汉宜公路和京王公路交汇路口)
陈老的夫人动情的对我说起年初来五三农场时候的失望,易家岭镇就二条街而已,远远没有南阳地区繁华,当时来了就哭着后悔的想回南阳。这段描述虽过于主观,但是从客观来说,年易家岭商场开业,这个80年代五三农场最大的商场自然也无法和南阳地区商场相比较,这就是真实的一段回忆。
图三年11月湖北省测绘局测绘的易家岭镇只有几条街
图四年开业的易家岭商场人山人海
陈师傅膝下有二儿一女,大儿子十五年前就在易家岭街上开了一家小卖部。十五年前也恰恰是罐头厂改制的那个年份,大儿子所开的小卖部也仅仅够日常开销而已。小儿子去沙市上班去了,在年之前五三农场隶属荆州地区公署长达40多年,农场的居民和荆州联系紧密。我的父亲当时在荆州地区五三商业局上班,每月经常去沙市统购商品,他回忆八十年代的沙市是全国知名的轻工城,明星城市,活力28洗衣粉、荆江牌暖水瓶、百灵牌自行车、沙松牌电冰箱、鸳鸯牌床单、沙市啤酒、星轮牌五加皮酒等沙市工业产品畅销祖国大江南北。
图五年1月的荆州专区五三商业局商品单
年沙市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座城市经济改革试点城市,开内陆城市改革风气之先。沙市的崛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五三农场很多有本事的人都去沙市工作定居去了。陈师傅的小女儿没有去沙市,而是留在易家岭开了家农机修理店自谋生活了。
年是五三农场一个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5月,*苏民担任五三农场*委书记,五三农场进入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时期。年五三农场经济利润进入全国家农场前二十强。当时的五三罐头厂也不例外,乘着外贸出口的东风,在年迅速成长为湖北省最大的罐头出口企业。罐头厂职工成了农场人和周边农村羡慕的香饽饽职业,当时的罐头厂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修建了易家岭镇较早的10栋罐头厂职工住宅楼。
图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三罐头厂南大门
当我问起陈师傅罐头厂的工作累不累的时候,老人莞尔一笑说不累,老人还记得罐头厂原来是一片苹果园,我后来查阅资料,罐头厂地块早期是属于王家畈的果园。
我在同陈师傅老伴的聊天中,赵奶奶的言语流露出对故乡南阳市这座处于焦柳铁路、宁西铁路交汇处的铁路枢纽大城市羡慕和自豪。赵奶奶说陈师傅年轻的时候还骑着摩托车,过钟祥,下襄阳回南阳老家探亲,对于陈师傅和赵奶奶这代人来说,根在南阳,家乡大城市日新月异的生活让他们自豪,而五三农场只是一个曾经工作了的地方吧,甚至不能说是第二故乡。赵奶奶如今拿着农场的退休金,却在羡慕南阳市的生活,这也是人之常情。
年荆州地区行*区划大调整,京山县划出荆州地区,划归荆门市代管,五三农场也随之划出。此时的五三罐头厂经济已经呈现疲软之态,农场办企业负担太重,教育、医疗、卫生、城建这些基础设施的资金都来自场办企业。年11月五三农场划归荆门市,农场推行场办企业民营化改制,罐头厂职工一次性买断,罐头厂转卖个人,更名为金五三食品公司。此时陈师傅的一对儿女下岗,场办企业民营化改制使得农场的职工优越性荡然无存,农场的支柱企业五三制药厂、五三棉花总厂、五三奶粉厂、五三养鹿厂、五三机械厂、五三水泥厂、五三橡胶厂、五三建筑公司、五三汽车运输队、五三化肥厂,这样的场办企业名字我还能列出很多,场办企业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场办企业改公有为私有,这样的企业制度改革意味着农场的经济制度优越性丧失,没有场办企业制度的优越是吸引不了外来人口在农场务工定居的。
年我在我家楼顶拍摄了一张五三罐头厂照片,年罐头厂这座五三建筑公司设计施工的国家二级企业就被拆建为小区了。
夕阳西下,罐头厂家属区的那10栋修建于90年代的楼房也显得破败不堪,那些老职工们或是在下象棋或是打麻将,家属区的小卖部也是寥寥无几,楼前的花坛也无人修剪,长满了野草。我经常会用五三罐头厂这个年五三农场投资多万的企业和年投资建设的襄阳三线建设企业湖北制药厂去比较,湖北制药厂在襄阳市南郊的山坳里,五三罐头厂在偏僻的京山县太子山南麓易家岭小镇。湖北制药厂以制药为主,五三罐头厂以食品生产为主。二厂建厂时间相近,地点也都偏僻,投资规模大,都是国营企业,这些都是相同点。年是湖北制药厂的全盛时期,产值过亿,利税上千万,国家财*部部长王丙乾视察湖药。年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视察五三罐头厂,年的五三罐头厂也迎来的利税千万。
图七五三罐头厂家属区的楼房
二座国营企业的最后宿命又是一样的,都经历了改制——年湖北制药厂和五三罐头厂都改为民营企业。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