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湖北省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年)》正式出台,总体目标为:到年,初步建成国家内陆地区多式联运中心、国家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区,为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方案提出,湖北将在3年内争创7个国家级、12个省级,共19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所谓的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常见的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相互交织形成的立体交通运输网。多式联运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转运效率。而支持全国多式联运体系的关键,就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这些工程是作为枢纽和节点,串联全国、连通世界。
国家先后公布三批示范工程名单,湖北共有5地入围
第一批:武汉市入围
年湖北省武汉市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入选第一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企业:武汉铁路局。
第二批:*石入围
年长江中游*石新港“打造一体化铁路港前站服务港产协同发展”铁水公联运示范工程入选第二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武汉铁路局、*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批:宜昌、武汉、鄂州入围
年,湖北共有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分别为:
1、宜昌市:长江三峡枢纽“大分流、小转运”水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单位: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2、武汉市:武汉打造长江经济带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单位: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航运货运有限公司、中铁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3、鄂州市: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鄂州三江港区国际物流铁水公空一体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单位:湖北长江三江港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鄂钢长航港务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物流分公司、湖北大通互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新的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湖北还会有哪些地市入围呢?
前三批中,湖北共成功申报5个,未来三年将争创总共7个国家级,意味着还有2个名额。这份攻坚放方案中,湖北省支持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有4个,分别是荆州、荆门、襄阳、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下面就分析一下这4个项目,哪些入围的可能性较大:
1、荆州:年荆州市正式提出,将全力争取第四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荆州搞多式联运的优势就在于利用长江港口与荆沙地方铁路,组成的铁水联运系统。尤其是这几年开发了铁矿石的转运渠道,荆沙铁路货运量逐年攀升,荆沙铁路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盈利中的铁路。作为一条地方支线铁路,能取得如此成绩,都是多式联运的威力。
再加上浩吉铁路与长江交汇,在江陵建有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荆州发展铁水联运已经相当成熟了。
荆州机场已经正式通航,未来还将布局公铁、铁空、公空等形式的联运体系。
2、荆门:投资6亿元建设荆门国际内陆港公铁物流区,主要发展公铁联运模式。荆门境内的货运铁路发达,有长荆线、焦柳线和浩吉铁路。但是港口稍弱,汉江的通航能力有限。
3、襄阳:襄阳是湖北铁路枢纽,是浩吉铁路铁路分解的重要节点,但是由于依然是“铁铁转运”,不算多式联运。因此襄阳这几年在大力开发汉江、唐白河等港口,准备发展铁水联运业务。
4、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依托的是顺丰鄂州机场,堪称巨无霸级别。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航空物流枢纽,近期总投资.6亿元,带动配套投资高达千亿。这是一个公空联运的大项目,也是湖北的超级工程。
从上述4个地方分析可以得出,荆州入围第四批的可能性较大。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其配套设施建设还需要时间,可能会入围第四批或者是下一批。而襄阳和荆门地处汉江流域,运力有限、配套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
因此荆州和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2个项目,入围国家级的可能性较大。
除了7个国家级,湖北省还将创建15个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分别为:襄阳港、宜昌东站物流中心、十堰林安物流园、荆门沙洋中心港、武汉汉南商品车物流基地等项目。
待这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成之后,湖北将充分发挥贯通南北、桥接东西的“祖国立交桥”地位。而荆州也将因多式联运和地理优势,找回曾经的交通地位,从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谈楚论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