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下称《规划》),中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策利好期。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年底人口3.6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9日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提到,年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为51.2%,低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相对密集,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城镇化发展基础良好且潜力巨大。特别是中部地区是我国外出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是落实全国3个1亿人城镇化战略中就地城镇化战略的主要区域。
那么,中部地区哪些城市的发展空间最大?哪些城市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农民工流入的“主战场”呢?第一财经研究认为,以“中部四虎”为代表的省会城市无疑将是未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流入地;此外一些次中心城市如宜昌、襄阳、洛阳、芜湖、九江等发展空间也很大。
“中部四虎”
与沿海发达地区不同,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基本都是所在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省内最好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都集中在省会,在近十年的高铁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也都是以省会城市为枢纽展开。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近十年35个主要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增幅比较发现,合肥、长沙和武汉在所有城市中名列前茅,郑州的增速也比较靠前,太原增速相对靠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年“三分巢湖”后,合肥进一步做大,因此合肥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不过合肥仍然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例如,年合肥经济总量在全国仅位列第56位,但到年已上升至全国第38位;年三分巢湖后,合肥仍继续高速发展。
从经济总量上看,武汉是中部唯一一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长沙、郑州和合肥也都进入GDP亿俱乐部,相比之下,南昌和太原的总量仍比较小。武汉、长沙、合肥和郑州不光增速快,目前总量也比较大,堪称是“中部四小虎”。
交通的优势也是一个城市对外辐射力的重要体现。在航空港吞吐量方面,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万,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13。长沙紧随其后,位居第全国第14,郑州位居第17,太原、南昌、合肥分别位居全国第28、31、35。
中心城市规模也是一个城市辐射力的重要体现。根据住建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武汉的城区人口达到了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7位,在中部各城市中遥遥领先,郑州紧随其后,达到了万,长沙、太原、合肥规模相当,都在万到万之间,南昌低于万。
从产业来看,上市公司是衡量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A股上市公司方面,武汉为50家,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11位;长沙是49家,合肥36家,郑州24家,南昌17家。武汉和长沙遥遥领先,而太原则没有进入全国前50名。
武汉领跑中部地区
从各个重要指标来看,武汉在中部的竞争力和优势首屈一指。作为华中大区的中心,武汉集中了中部地区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这种公共资源的优势使得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城市。
对武汉近年来的变化,其在产业结构上的变化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