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土坑酸菜”被曝光,因为制作工艺“手脚并用”,场地简陋不堪,酸菜原料来源不明等卫生条件恶劣的原因,引发了恶评如潮,一时之间众多酸菜类方便面纷纷下架,销量暴跌!这一事件的影响延续至今,导致众多消费者对“加工酸菜”心有余悸,就算制作酸菜的企业及相关方便面企业采用了展示自己的制作工艺,溯源自己的酸菜来源,向媒体及大众开放生产车间等公关方式,依然让“老坛酸菜”在市场上难见起色!
近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公示了团体标准《老坛酸菜》征求意见稿。该团体标准中,规定了老坛酸菜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而在9月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也发布了《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对老坛酸菜生产质量管理加以规范,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在这份团体标准中,明确规定,老坛酸菜是以新鲜芥菜为主要原料,经盐渍或不盐渍,添加或不添加食盐、白酒等辅料,放入洁净的陶坛中,发酵10天以上而成的腌渍蔬菜。
有了这两份标准的加持,不知道是否可以逐步扭转公众对“老坛酸菜”的恶劣影响,让深陷其中的酸菜企业和方便面生产企业从泥泞中走出来!友友们,你们还会在市场上买老坛酸菜及酸菜方便食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