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食物,因为它是带来身体脂肪的重要源头之一,摄入过多不仅会让人发胖,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同时,它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接下来带大家聊一聊关于选油、“吃油”那些事儿!
食用油的种类
食用油的家族成员数不胜数:
有玉米油、大豆油、亚麻籽油、山茶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橄榄油、菜籽油、胡麻油、芝麻油、香油、猪油、鱼油、黄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其实,以上这个分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从原料上来进行区分的。
从营养学上,这些食用油则是从脂肪酸的组成比例来分类,脂肪酸决定食用油(脂肪)特性。脂肪酸有三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食用油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也不相同。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控制血脂,有利于心血管健康。例如:橄榄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花生油等都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属于较为健康的食用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n-6和n-3两大系列,其中亚油酸(n-6)、α-亚麻酸(n-3)是两种必需脂肪酸,人必须从膳食中摄入这两种脂肪酸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含n-6脂肪酸的油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n-3脂肪酸:亚麻籽油、紫苏油等,或一些水产品,适量食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脑部和视觉健康的作用。
食用油的挑选标准
挑选健康油的标准,首先就要看它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含量越高的油,越容易使人患高血脂、血管阻塞、脂肪肝以及代谢疾病。
在减少动物油脂摄入以外,植物油也要妥善食用。比如棕榈油,虽然是植物油,但饱和脂肪酸比猪油更高,一定少吃为妙。市面上大部分零食的用油都是棕榈油,购买前最好仔细看配料表。
怎么“吃油”更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正常人一日膳食中总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5%,饱和脂肪摄入量不高于总能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占15-20%,多不饱和脂肪占6-11%。
健康用油,需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每人每日食用油用量在25-30克
无论什么食用油,都要严格控制每日摄取量,再健康的油,99%的成分还是脂肪,太少了不健康,太多了也不健康!
2.定期轮换使用上述三类油脂
大家可参考食用油包装上的营养成分,都会标注关于这三种脂肪酸的比例。由于不同食用油这三种脂肪酸含量比例差别大,所以建议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用油。
如何选购食用油?
大豆油、菜籽油和一些调和油来说,可挑选“非转基因”。
花生油、玉米油等绝大多数其它油类,“非转基因”完全是无良商家的营销噱头,除了大豆油、菜籽油等上述三类油之外,其它的油类均不存在转基因。
同样的道理,一些植物油以“不含胆固醇”为卖点同样是忽悠人的,因为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所有植物油中均不含“胆固醇”这种物质。
选购植物油需注意:
1.看等级。我国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按品质由高到低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品质等级越高,对各项指标的要求越严格。
2.看认证。常见的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QS”食品认证。
如果实在学不会鉴别技能,各位也就别费心想了!
小Pi给你支个靠谱的招儿,无需动脑,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吃到安全、健康的食用油啦!
安全用油Tips:
食用油保质期大多在1年半左右,不要贪图便宜囤积过量;
食用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内用完;
桶装食用油不要频繁开封,如果买了大桶的油,可用非金属容器单独分装;
食用油要阴凉、避光、干燥的地方储藏,切勿把油瓶放在灶台边,否则将加速其变质;
无论使用何种食用油,在炒菜的时候都要注意控制油温(油温控制在-℃)为宜,温度过高会容易产生有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