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荆门市掇刀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运行体制机制,持续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到实处
落实了签约服务费政策,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辖区人口人均5元予以保证,医保基金按签约人数人均5元和个性化服务管理人数人均元予以落实(在门诊统筹经费之外)。建立了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度,实行季度考核、不定期督导检查。
二、乡村一体化管理成效明显
明确村卫生室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村卫生室法定代表人由卫生院负责人担任;卫生院与卫生室实现了药品统一采购、财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资料统一整理、设施统一配备(为村卫生室统一配备桌椅、病床、药柜、器械、打票机),卫生室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三、财政保障向基层倾斜
年利用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3亿元,支持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区财政为团林铺卫生院核定预算资金.63万元,麻城卫生院核定预算资金.72万元,投入药事服务费万元;年底在职人员工资及五险二金等予以全额保障后,核算收支负差予以兜底保障;基层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年人均3.63万元,是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年人均2万元的1.81倍。
四、医共体建设向纵深推进
每年年初由市医管委组织医保局、卫健委、医院制定医保基金分配方案,总额预付给医院,基金结算每月实行集中审核。医院定期下派12名专家帮助乡镇卫生院建设特色专科,医院、镇卫生院每年各援建1个村卫生室,近两年来,先后投入资金、援助设备达80余万元。医共体各单位均建立了转诊服务部,安装了双向转诊平台系统,实行了分级诊疗医保支付分导政策。筹资1余万元,以医院为龙头,将医院HIS、LIS、PACS系统下沉,升级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设备,实现了远程诊疗、远程影像、医院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冯学俊
稿件来源:荆门市卫健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