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乡土这些吃吃喝喝便是准格尔旗人忘不了
TUhjnbcbe - 2025/3/8 18:43:00

准格尔旗在几千的文化中沉淀出一种味道,能养育一个地方生存的味道。“民以食为天”那便是吃的味道,这个味道不单单是食物上的味道,这个味道会给人们带来一种乡情,这个味道飘着乡愁。

离开家乡的人,最难忘的便是家乡的美食,从小到大吃惯了的食物,它牵引着游子们思乡的心。

人们说酸粥是准格尔旗人的最爱,这话一点也不假。酸粥在准格尔人的饮食里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准格尔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说起浆米罐子,准格尔旗人都知道,是一种食材器皿,用来浆米的。家家户户都有,一般放在灶台上,一年四季都吃。有的人家一天三顿酸饭,“一天三顿酸,吃的浆米罐子直撒欢。”这是准格尔旗人常说的一句话。浆米是天然发酵而成的,把浆汤倒出来,再把浆好的米倒锅里,再把留下的浆汤倒在浆米罐子里,这叫“回浆”,再把锅里新鲜的米汤续上,再浆下一顿,这样重复接续才越吃味道越好,浆米罐子吃活了,才酸的纯,酸的地道。如果隔的时间长了不续,味道就不好了,甚至不酸了,把浆米罐子吃死了。不要看酸粥是家常便饭,却很讲究手法的,各家是各家的味道。

在盛夏,酸米汤是最好的饮料,又止饿又解渴,还解暑,也解乏。捞酸痛饮几勺酸米汤,浑身感到清凉爽快。疲劳消失了,人立刻有了精神。这可是别的地方的人享受不到的待遇。特别是过年,肥酒大肉吃腻了,喝一碗酸稀粥,感觉挺爽。

酸粥里放点山药,这叫山药酸粥,吃起来更加鲜美清香。再拌上油泼辣子,别有一番风味。准格尔旗人说,“辣子抹粥,挺兜“。有这么句山曲儿,“山药酸粥辣角角莱,你才是哥哥的心中爱。”还有种吃法,把捞出来的酸饭放在面里搅拌后,[白面,豆面都行],再放在筛子里,把浮面筛后,碎碎的米粒裹上面变得圆圆的。然后放进炝好的汤里,再放一点红腌菜丝丝,酸拌汤做好了,准格尔旗人都爱吃。

人们对酸粥的需求和渴望是无止境,现在不但是准旗人的家常饭,也成了酒楼饭店桌上的佳肴。特别是炒酸粥,更受人们欢迎,炒酸粥是用胡油再加点红腌菜碎丁,或者是红腌菜丝,味道绝佳,外乡人吃了也赞不绝口。准格尔旗人吃酸粥,也有自己的方式,拌上红腌菜,炝泽蒙油炸,油炸辣椒面,肉酱都行,或是就上苦菜,烂腌菜都可口,也有拌白糖的,

正宗的酸粥是以糜米为主,做出来的酸粥有种醇香味,以大米为主的酸粥寡的。现在的人们又增添了糯米,玉米糁糁,三种米做出来的酸粥,然圪精然圪精,色泽也好看,还保留着传统的醇香。准格尔旗人是吃酸粥长大的,对酸粥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能让游子们馋的日思夜想。酸粥养育了准格尔旗人,酸粥里浸着准格尔旗人的生活乐趣。

酸粥里有准格尔旗人的纯朴与憨厚,有种人生境界。酸粥给准格尔旗人心里刻上了印记,无论走到哪里,不经意间就会有种情愫弥漫开来,思念酸粥的味道,变成了思念家乡的情怀。

每到十月份以后,绿意披霜的时季,农村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腌菜了。过去条件差,白菜腌几大瓮,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只能吃着腌制的各种菜。现在,一年四都能吃上新鲜蔬莱,好多人还是改不了腌莱的习惯。猪骨头烩酸菜还有腌猪肉烩酸莱都是用的腌白莱。这种通过久远的时间积累成的习惯是很难改,一但中断会很难适应的。在这腌菜文化中准格尔旗人有种独具风味的腌菜,叫酸黄菜。这种菜是白菜腌制的。过去准格尔旗人首先把好白菜腌满大瓮。剩下小一些的白菜洗干净焯出来,有的人家切碎了腌,有的人家整苗腌,盐撒的很少,腌制成后颜色是淡绿黄。这种菜可以顶饭吃,饿了直接捞着吃,因为不咸,又是焯熟的,人能吃饱。现在生活好了,准格尔旗大多数人还腌酸黄莱,当凉莱吃。吃的是一种稀罕,吃的是一种情怀。

准格尔旗人喜欢制作红腌莱,这是一种土莱,别有一种滋味,越嚼越香。即使现在菜再多,也动摇不了准格尔旗人对红腌菜的爱。不但吃饭时当菜吃,人们出门带着吃,平时孩子们装在道衩衩里当零食吃。我的女儿就爱吃,她说红腌菜里有妈妈的味道。

油炸糕圐圙,也叫油圈圈,也是准格尔旗的一种风味美食,如果你吃到粗大而软甜的油圈圈,一定是准格尔旗正板的。准格尔旗人过年的饭摊帐上,说什么也少不了油圈圈。快过年的时候,村里人就开始做油圈圈了。做油圈圈不但要食材好,更重的是手艺,会做的油圈圈香甜绵软,做不好的,酸里还有苦味。把炒好的糕面放在大瓷盆里放在热炕上,盖的厚厚的围的严严实实。经过一夜的发酵,麦芽糖的甜味发挥出来了。这是关键,成败就在此举。发酵的过了有酸味,发不过来没甜味,然后冻一两天就可以做了。碰到邻居家正炸油圈圈时,憨厚的邻居,不顾油圈圈从油锅里刚捞出来滚烫会烧嘴,非得让你尝尝。还没等你吃出味道来,带着期盼的眼光就急切的问:“甜不甜?软不软?”你赞许的点点头说:“可做好了,又甜又软。”受到认可,邻居就会满脸洋溢着快乐和幸福。过年做油圈圈有种气氛,年味浓浓的,也是准格尔旗人的习俗。它有着一个非常好的寓意,希望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家人团圆吉祥。

碗托儿,是准格尔旗四大名莱之一,。只有吃过才能品出它的独特。正宗的碗托儿能牵着人的味蕾,锁住人的心。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碗托儿,不会忘记那种味道。当悠闲溜达时,总想找个碗托吃。只要不是正宗的准格尔旗碗托儿,调汤做的再好,都会失望的。因为只有准格尔旗的水,才能做出准格尔旗的味道来。

准格尔旗的碗托儿,是用荞面糁子,纯手工做的,才有那种特有的筋道。在准格尔旗的大街小巷都有卖碗托儿的小店,小区内撑一把太阳伞,摆几个长条小凳子,放一个长方形桌子就是一个碗托儿摊子,也有走街串巷的小推车。一年四季都有,想吃很方便,吃起来也很随意。走到碗托儿摊子跟,站着、蹲着或坐个小凳子吃都可以。特别夏天,摊子上凑满了人,大人小孩都有。人们一边吃一边乘凉,欢声笑语。

讲究点的约三俩朋友坐到碗托儿店里的小桌前,边聊边吃,还可以就着喝点小酒。这种景象是准格尔旗的一道别样的风景。外出的游子们离开家乡,不论时间长还是短,回来后首先得到碗托儿摊子上吃一顿,,那浓浓的乡愁,乡情一下子就融入碗托儿中。吃完了抹抹嘴,伸伸腰,深呼吸一下家乡的空气,心窝里那种回家的幸福,溢得满满的。

准格尔现在的碗托儿调汤也增加了一些花样,有卤肉汤,有热汤,有茶蛋。传统的凉汤里也开始放一些多种蔬菜丁和丝,实属色香味美,让人垂涎三尺。尤其是卤驴肉碗托儿,很是出名。肉质鲜嫩的卤驴肉,切成薄片撒在碗托儿上,闻着就香得流口水,吃在嘴里软烂爽滑,鲜嫩味浓,咸而不腻。有人吃上一次就再也忘不了,只要碰上就必吃。外乡人来准格尔旗,绕道也要到沙圪堵吃一顿驴肉碗托儿。

我的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把纳林街上每个角落里的碗托儿都吃遍了。现在他们都成家立业了,还是改不了爱吃碗托儿的习惯,前几天我和儿子路过纳林,儿子一定要吃家乡的碗托儿。

碗托儿,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准格尔旗人长大,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人们对碗托儿的喜爱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替代的。碗托儿也成了联络感情的媒介。走到大街上,还是下班在单位门口,或是小区里,碰到熟人戓朋人,“走,吃碗托儿些”,这样人与人之间就格外近乎。小年轻们吃着吃着就有了缘份,成就了一生的幸福。

社会的发展,地方美食传承着也丰富着,不断变化,不变的是美食里浸着的准格尔旗味道,就像准格尔旗永远是那么的质朴又憨厚。

作者:闫桂兰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

在准格尔旗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现已退休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土这些吃吃喝喝便是准格尔旗人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