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在京环公司院内,几十名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和医用防护手套的司机严阵以待,他们当中有京环公司的员工,也有志愿者。领队的负责人再次强调防护规范和行车安全,在检查好自身防护,给车辆消毒后,他们出发了。他们要去的地方是荆门各县、市、区的医疗机构、隔离酒店、核酸检测点、治疗新医院等,将在这些地点产生的医疗垃圾拖运回来,进行集中处理。
记者跟随其中一辆医疗废物车来到一家隔离酒店。这家隔离酒店专门腾出一间门面用于放置收集的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用两层专用塑料袋封好,被邬超群和搭档一袋一袋地装上车。
他们的动作稍显“粗鲁”,因为要先把车厢最里面的空间填满,必须要花些力气使劲往里扔。第一家隔离酒店收集完成后,车辆又驶向下一个地点。邬超群跑的这条线路共有十几个点位,一趟跑下来要花上半天的时间。
在第一家隔离酒店,车辆可以直接开到门口,而有的隔离点只能将车停在路边,要将医疗垃圾一袋一袋提出来装车。一手提一大袋医疗垃圾,即便是邬超群这样的青壮年,都显得有些吃力。
一辆医疗废物车可装载一吨左右的医疗垃圾,一趟装满了就返回厂区清空,再接着跑第二趟,第三趟。一天跑三趟就意味着,一天要搬运三吨左右的医疗垃圾,两人一组,开车、搬运都由两人配合完成,每个人每天的搬运量一吨起步。
京环公司是荆门市唯一一家具有收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资质的公司。第一例确诊病例通报后,京环公司就高度重视起来。随着全员核酸检测开始,隔离人员越来越多,医疗废弃物的量陡然增大,最高的一天收集处理了二十余吨医疗垃圾,是正常情况下的五倍。
“医院的医疗垃圾一直都是我们在收集处理,疫情期间依然要正常清运。除此之外,隔离酒店、核酸检测点产生的垃圾也是要按医疗垃圾来处理,所以这个量一下就猛增起来。”京环公司总经理徐胜平说。
医疗垃圾量猛增,人员和车辆都在连轴转。
“像全员核酸检测的那几天,我们基本上是24小时在荆门城区各个点位收运,有时候医务人员做核酸检测到凌晨两三点,我们要等他们结束工作之后,再去收集,严格按照要求做到日产日清。”徐胜平告诉记者。
为此,京环公司从外地购买了三辆医疗废物转运车,相关部门又为他们征用了三辆车,十六辆医疗废物转运车每天穿梭在荆门城区及各县、市、区,收集医疗垃圾。城区点位多,一条线路往往要跑十几个地方,一天下来也要跑上一两百公里;县市区路途远,点位也不少,一天下来要跑四五百公里。
上车开车,下车搬运,自疫情发生以来,这几十名司机每天如此。由于他们去的地方存在一定感染风险,京环公司给所有员工安排了酒店居住,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家庭,他们已无法兼顾。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第一时间上。”邬超群说。
或许这就是虽然辛苦,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工作,但他们依然坚持的原因!
如果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那么收集、处理医疗垃圾的他们就是“幕后英雄”。正是有了他们在背后的辛苦付出,才能确保各隔离点、核酸检测点医疗废物日产日清,避免产生新的传染源。
向每一位为阻击疫情而拼尽全力的“英雄”致敬!(记者阮馨瑶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