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摘要:刘毅,男,年7月出生于荆门市东宝区,网络工程师,荆门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刘毅主动申请参与一线抗疫,只身赴武汉支援,搭帐篷住仓库。危难时刻,他选择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随后,他又义无反顾投身荆门防疫消杀工作。年1月,他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他说:“多坚持一下,再快一点,可能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逆行而上,主动请缨只身赴汉支援
今年32岁的刘毅是一名网络工程师,也是荆门市蓝天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在加入荆门市蓝天救援队之前,他连续几年作为资助人参与了公益助学活动,资助高中阶段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高中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考大学。”他说道。
除此之外,他也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机缘巧合下,刘毅了解到蓝天救援这个公益组织,一直想亲力亲为做点什么的他于年申请加入了荆门市蓝天救援队,此后,他参与了多次救援行动。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刘毅主动向荆门蓝天救援队申请参与一线抗疫。2月3日下午,刘毅突然接到了作为第二梯队成员集结援汉的通知。由于此次行动将和收医院直接接触,存在较大感染风险,组织要求参与人员慎重考虑、自愿报名。刘毅没有丝毫犹豫,很快做出了应征赴汉的决定。
2月4日,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办理通行证以后,刘毅得知一同报备出征的3名队友因各种客观原因未能成行,便一人一车直奔武汉。那时他对自己说:“一个人就一个人,上吧!”临行之时,他只是悄悄告诉了妻子,却瞒住了年迈多病的老母亲。
刘毅参与支援的湖北慈善总会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仓库,是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接收海外捐赠物资的3处枢纽仓库之一,而且是距离天河机场最近的仓库,所有物资到达仓库后需在两个半小时内转运出去。
仓库内休息间隙
刘毅赶到仓库时已经是当天下午5点,还不知道被安置在哪里的他看到其他志愿者都在搬运物资,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没有休整和准备,就这样一直忙到凌晨。精疲力尽的他回到休息区域才开始搭帐篷,由于那段时间雨雪天气频繁,空气潮湿,带来的被褥、地垫和睡袋已经满是湿气……
争分夺秒,再苦再累只为共同的家园
从机场把医疗物资运回仓库,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后,再将医院和省内各市州车辆,每个环节都要争分夺秒。没有机械设备的帮助,刘毅和他的同伴们就靠着人力“传送带”,接力搬运着这些物资,即便体力不支,也绝不能让物资摔下,自己的身体就是“肉垫”。刘毅就被消毒水“砸”过,“当时直接被砸懵了,脑袋嗡嗡响,鼻血直流,自己到旁边处理后赶快又回去继续搬,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管其他的了。”刘毅说。
由于人手紧缺,除了完成仓库转运任务,刘毅和同伴们也经常被临时安排从事一线运输,直接将急需的医疗物资转运到武汉及湖北医院。“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这些地方我们都去过,我们都知道,这些医疗物资早一点送到抗击疫情一线,就能够早一点发挥它们的作用,甚至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刘毅说。
志愿者搬运物资
由于国际援助物资经常都是在午夜到达,在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白天晚上连轴转,基本上都是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刘毅也一刻不敢停歇、一刻不敢放松,从早到晚,衣服从里到外汗湿了又干,因为担心脱衣会着凉感冒,也不敢随意脱衣,到后来更是想出穿雨衣保暖的办法。
“我们睡觉都不脱衣服,当时都是争分夺秒的,起来就要去干活,哪有时间去磨蹭。”他们人均日搬运物资量达十吨以上,但没人喊苦喊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仓库里有一句话,刘毅一直记在心里:你坚持一秒就有可能多一个人活下来,你快一秒就有可能多一个人被抢救过来。这也是他坚持的动力。“多坚持一下,再快一点,可能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在这里不仅考验体力,更是考验心理,现场的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默契:都不会提及家里。“当时的环境给人的感觉就是空气都是凝固的,那个时候要是提起家里怎么样,情绪可能绷不住,一个人绷不住没关系,但是会影响其他人。”在这段时间里,刘毅也没敢跟家里人联系,怕自己情绪波动,更怕家人担心。
刘毅吃饭间隙
仓库的生活环境从最初的“没水没电、冷水泡面”到后来的“通水通电、有口热饭”,除了物资转运的工作,志愿者们还抓紧建设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他们相互鼓励,刘毅也对“逆行者”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
时刻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13日晚,刘毅结束了为期9天的支援任务,带着一批荆门急需的医疗物资撤离武汉仓库,回到荆门完成物资交接后进行自我隔离观察。隔离期间,他称了称自己的体重,短短9天时间,体重由当初的斤降到了斤。
因为在武汉期间接受过专业消杀培训,刚刚结束隔离观察的刘毅又主动请缨参加荆门城区的防疫消杀工作,培训队员、对隔离点进行消杀,来不及与家人见上一面,他又继续投身荆门的疫情防控一线。
很多地方进行消杀工作并不容易。出于疫情防控要求,当时很多地方的电梯都是关闭的,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背着四五十斤的消杀装备,就这样一层层地爬上去,再一层层地走下来,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稍微调整两分钟;对厂区、学校等大面积区域进行消杀时,需要仔细消杀,常常背着装备一走就是几公里,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离家一个月后,刘毅终于返回家中与妻儿和老母亲团聚,由于还有消杀工作,为了保护家人,他在自家院里再次搭起了帐篷,住进了帐篷里……
年8月疫情防控工作中,刘毅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年8月,刘毅再次投身荆门防疫消杀工作,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忙碌到晚上8点左右。“时刻准备着,在自己的家乡,你不站出来,谁站出来。”刘毅说。
平时刘毅的工作比较忙碌,但这并不影响他积极参加蓝天救援队的任务。有人说,平时自己工作就够忙了,何必让自己更累?他说,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及一群人的力量,自己也想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有人问,本职工作和公益事业能平衡吗?他说,本职工作不仅要做,还要做得很好,这样才能把公益做得更好。
年1月,刘毅登上“中国好人榜”,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说“受之有愧,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他表示,这个荣誉也激励着自己继续走下去,“以前想得更多的是把自己做好,现在不光要做好自己,还想感染身边的人,发动更多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记者余仙茹实习记者雷皓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