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囤菜之风源远流长
TUhjnbcbe - 2024/4/5 18:13:00

「本文来源:快乐老人报」

有人说,囤菜,是北方人对冬季最起码的尊重。在如今物资充足的时代,囤菜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和情怀,但归根结底,依然是古人生存智慧的延续。

先民喜食腌菜和干菜

古时候,人们把经过贮藏的蔬菜叫做“蓄茹”“蓄菜”或“藏菜”,把质佳味美的冬贮蔬菜称为“旨蓄”。《诗经》中《邶风·谷风》记载:“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此注解:“蓄聚美菜者,以御冬月乏无时也。”

面对冬天蔬菜不足的情况,古人首先想到的是“腌菜”。腌菜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菹(zū)”,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称:“葅,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这种食物保鲜方法有些类似于现在的酸菜与泡菜。

周朝时,有专门制作腌制品的人——醢(hǎi)人。可以说在他们的手中,几乎任何蔬菜都可以腌制。从《周礼》所记来看,其中以韭、菁、茆、葵、芹、菭、笋等7种蔬菜为主,称为“七菹”。讲究些的人会将蔬菜弄碎之后再腌制,即“虀(jī)”。到秦汉时,古人冬天食用腌菜的品种已比较丰富,且腌制的手法也更为成熟。《四民月令·九月》记载:“九月藏茈姜、蘘荷,作葵菹、干葵。”说明古人冬天食用的菜蔬除了腌菜,还有了干菜。

窖藏白菜萝卜早就流行

在所有的储藏方式中,最普遍的就是地窖储藏了。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年,窖藏技术在我国就已出现,不过当时只是用于贮藏粮食。民间窖藏蔬菜不迟于春秋战国时期。利用窖藏方式贮藏各种蔬菜可见于历代典籍,例如南北朝时的窖藏生姜,唐代的窖藏萝卜、蔓菁(芜菁)、韭菜和紫苏,元代的窖藏菠菜以及明代窖藏芋头和大白菜。

唐宋时期,随着贮藏方式增多,蔬菜贮藏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唐代长安的蔬菜贮藏基地设置在宫廷禁苑附近,由五品官员“宫苑总监”负责管理。武则天执政初期,由于供应宫廷的冬贮蔬菜过剩,朝廷官员中还出现了可否向百姓出售的争论。

那么,为何风行北方的窖藏蔬菜在南方却很少见到呢?元代王祯的《农书》率先做出了“北地土厚,皆宜作此(指窖藏)。江淮高峻土厚处,或宜仿之(指或可推广)”的初步结论。明代学者谢肇进一步指出:“燕都(北京)虽有之,不及秦(陕西)、晋(山西)之多……其地燥,故不腐;其土坚,故不崩。自齐(山东)以南不能为也。”到了明末,徐光启以亲身体会对南方和北方的窖藏情况作了客观的比较:“欲避冰冻,莫如窖藏。吾乡(指江南地区)窖藏,又忌水湿。若北方地高,掘土丈余,未受水湿,但入地窖,即免冰冻。……故今京师(指北京)窖藏菜果,三冬之月,不异春夏。”

冬瓜里面放茄子也保鲜

储存蔬菜的方法除了窖藏,古人使用较多的还有埋藏(又称沟藏或坑藏)。我国早期可考的蔬菜埋藏事例见于西汉时期问世的《胜之书》,其中介绍了当时埋藏瓠瓜的方法。《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也详尽记述了沟藏蔬菜的方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这种贮藏方式所挖的沟一般不深,可以贮藏多种蔬菜。一层蔬菜上面撒上一层土,然后用秫秸覆盖严实。

对于根菜类蔬菜,元代司农司的《农桑辑要》介绍了插一把“透气草”,在深窖中埋藏水萝卜的方法。这种埋藏萝卜的方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清代的《营田辑要校释》一书则记述了选择阴湿地段埋藏莲藕的方法。

在食物储存方面,美食家苏轼研究颇深。他在《格物粗谈》这本书中谈到了“冬瓜内置茄子,至春不坏”的保鲜方法。类似的还有用毛竹贮藏樱桃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毛竹上面打洞,然后把樱桃放进去,将洞口封好,等到来年再吃。

此外,古人还发明了用草木灰或石灰保存蔬果的方法。比如,切下的冬瓜,一时吃不完,撒上石灰粉,就能延长保质期;应季摘下的茄子,用炉灰贮藏,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变质。(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囤菜之风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