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编制行为和提高预算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市财政局坚持把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作为有效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进度、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狠抓机制建设、服务和创新,取得了一定实效。该项工作始终走在湖北省前列,是全省财政评审工作创新最多的地市,我市预算评审做法被财政部认可并在全国会议上交流发言,被省财政厅5次以专报形式向全省推广,打造了财政投资评审“荆门模式”。据统计,年以来,市财政局累计完成预算评审项目个,评审总金额亿元,审增金额1.85亿元,审减金额36.6亿元,年均审减额占当年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其中,年1-4月,累计完成项目评审91个,评审金额29.34亿元,审增金额0.31亿元,审减金额9.9亿元,平均审减率33%。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时间不断缩减,对一般建设项目5个工作日内、重大建设项目15个工作日内出具初步结论并反馈建设单位,特殊及应急项目据实同步服务。一、聚焦管理有力、有度,敢当“把关人”“客观、公正、审慎”是财政投资评审的基本原则,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评审理念,从制度层面不断规范评审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有力、有度。一是定规矩,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先后制定了《荆门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办法》《荆门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荆门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程序》等规章制度20余项,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成熟的项目投资评审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完善了评审工作制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明价格,确保评审价格公平公正。价格问题是项目评审的核心问题之一。财政部门积极推行材料及设备价格信息备案制,始终坚持多方询价,严格要求参照知名品牌、3家以上价格,并详细记载其型号、规格、金额、厂家、联系人及电话,建立了评审价格库,统一材料价格。目前,已建立覆盖建筑安装、装饰装修和园林绿化等类别的价格信息数据库,涉及各类产品价格信息2万余条。三是勤会商,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合理。打破以往评审专家意见“一言堂”的惯例,建立由评审专家、财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项目预算评审集体会商制度。重点对项目基本情况、初步评审结论、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单位造价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需披露的重要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商讨,并统一评审口径和标准,提高评审质效。同时,充分征求项目单位和预算编制单位意见,各方达成共识后方出具评审报告。四是建档案,确保施工环节风险可控。评审项目的工程量清单条目众多、描述繁杂。为避免项目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随意修改预算清单或变更设计参数等,造成财政资金损失,财政部门主动担责,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详细的审核,审定清单须经项目单位、预算编制单位及评审单位三方签字盖章并交财政部门存档。目前,已为多个项目建立了工程量清单档案,涉及各类数据15万条,并可随时调阅,满足评审工作各方所需。二、聚焦服务提速、提质,甘当“服务员”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从“送、快、转、晒”四字入手,持续推进评审服务提速、提质,确保不因评审工作不到位而影响项目进度。一是主动上门“送”政策。每年定期为项目单位、中介机构及各县(市、区)财政评审人员开展评审相关知识宣传和业务培训;主动上门发放《项目预算评审指南》《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手册》等宣传资料余册,帮助项目单位了解评审规程,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分类施策“快”评审。对重点项目,提前安排专人进驻,及时掌握项目立项、设计等进展情况,制定项目评审路线图,做到早知道、早安排;对少数特殊项目,实行编审同步,选派人员外出驻点,边预算、边评审,出来一块,评审一块,沟通一块;对其他项目,严格评审时间要求,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确保项目评审按期完成。三是优化服务“转”职能。一方面,坚持前移评审关口,以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政府投资为主线,采取多种措施协助项目单位把好前期设计关,变“就图纸评审而评审”为“方案优化评审”,实现“评”与“审”的结合。如,某市政主干道设计中放坡系数明显偏高、防护设计浪费较大,经评审修正后减少投资1余万元,资金节约率54%。近年来,财政部门累计为30多个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40余条,节约资金1.25亿元。另一方面,主动作为,充分运用评审信息优势,促成资源共享,解决因项目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造成重复施工的资金浪费。如,年,财政部门在评审时发现,两个市级重点项目亟待开工,一个项目需借土回填,一个项目需余土外运,经牵线搭桥,两家项目单位达成土方合作,共节省资金约万元,实现了双赢,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四是公开职责“晒”承诺。制定荆门市财政评审工作“十要十不准”行为准则,要求评审机构及人员签订履职尽责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评审客观公正、依法评审、优质服务、廉洁自律。通过以上措施,财政评审质效得到较大提高,重点项目评审时间比政府规定的时间要求提前2-5天完成,有效促进了重点项目的快速落地。三、聚焦工作敢闯、敢试,勇当“先行者”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工作的不竭动力,在具体工作中大胆试、大胆闯,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荆门特色的财评之路。一是创新制定项目支出标准。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开展项目支出标准的制定,目前已出台了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和运维、租赁标准,市直机关园林绿化及附属项目支出标准等3个标准,使建设项目预算从“基本上拍脑袋估算”转变为“按预算标准设计、按标准科学编审”,促使评审由单一、纯粹的“评项目”向“评标准”转变。二是推动项目预算评审与结算审计有机结合。探索将项目是否评审、结论是否有效利用,纳入财政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范畴,有效解决了项目预算评审、结算审计“两张皮”的问题。三是自主开发评审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全省率先创建了涵盖项目管理、材价信息、清单备案、政策法规、统计报表、学习园地等六大管理模块功能的评审管理平台,建立了同类项目评审的“统一标准”,实现了评审流程化、责任明晰化、资料准确化、项目追溯化、资源共享化目标。四是创新评审源头管控。将“严格执行评审管理办法,财政预算评审后再进行招投标”纳入项目立项批文,从源头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评审控制;主动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将项目评审工作纳入招投标工作流程,编入《荆门市招标投标服务指南》,实行“不评审、不招标”。五是积极探索开展PPP、EPC项目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针对PPP、EPC项目评审问题,在招投标环节,明确项目单位需按财政评审的一贯原则和《基本口径及标准》发布招标公告、编制预算和投标报价;在发布采购文件中,明确建安费用须财评,通过评审确定合同总价和信息价缺项部分的材料价格。工程完工后,按照财评价格,据实办理结算,结算金额高于中标总价的,按中标价格办理,反之,据实调减;同时,建立评审台账,明确项目批复概算及评审范围,防止超范围评审带来风险。
来源:荆门财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