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邓元起的生长地当阳沮河新景。当阳融媒体中心供图引言:《二十五史》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正史,能载入这部史籍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邓元起是唯一在这部史书中被立传的当阳人,也是历史上唯一官至刺史,册封侯位的当阳人。本文将透过历史典籍,解析这位“侯爷”的历史功勋。
北门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周新仕摄邓元起(~),字仲居,当阳西沮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跟随梁王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起兵,南征北战,是梁朝的开国功臣。因起事有功,封为当阳县侯,食邑一千二百户,晋号左将*,任益州(现成都)刺史。
西沮小子邓氏豪杰
公元年,在当阳一个叫西沮的地方,一户殷实家庭里生了一个男孩,父亲是个读过几年私塾的人,可是一生未能取得功名。所以,男孩的出生是他的希望和寄托,为此,他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元起”,意思是一切功名从头开始。父亲的激励对元起起到了鼓励作用。他勤奋读书,学识渐丰,对很多时*都有自己的看法,从不随波逐流。
沮漳新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周新仕摄邓元起年少时有胆有识,有臂力,和乡人举石磙总是比别人略胜一筹。他生性侠义,乐善好施。有一次,邓元起去查看他家中稻田的收割情况,正好遇到一个化缘的和尚。和尚请邓元起布施广恩。邓元起认为施德很重要,愿意布施,便问管家,这块田收割了多少稻谷。管家回答“二十斛”(相当于现公斤)。邓元起毫不犹豫将这批稻谷捐赠给了僧人。
青年时期的邓元起被雍州(现襄阳)刺史萧缅看中,任命他为槐里县令。后任弘农太守、武宁(现荆门北境)太守。此时,正是南齐末年,皇室间的相互残杀,造成了人人自危,众叛亲离,*局混乱达到极点。
沮河当阳城区段。市委宣传部供图永元二年(),巴西(现四川阆中)、梓潼二郡太守,拥戴坐镇江陵的南康王萧宝融举义。
这个时候邓元起正在三关(信阳南境、武阳关一带)守边境,他认为这是义举,便约郢州(现武汉市)刺史张冲一起参与起事,张冲未同意。邓元起的部下对时局认识不清,都劝他像张冲那样,不参与冲突,并建议他把部队带到郢城(现武昌)去暂避风头。邓元起却斩钉截铁地说:“朝廷暴虐,诛戮功臣,小人得志,一贯道尽。荆、雍二州同举大事,何患不克(《梁史·邓元起》)。”当即,他严明纪律,统一了下属的思想,率领*队回到了江陵,被任命为西中郎中兵参*,加冠*将*。
当阳一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周新仕摄江陵发兵平定建康
永元三年()正月初十,萧宝融在江陵登基,在城南树大旗幕府。任命一批朝廷官员,雍州刺史萧衍被授予征东将*。不久,邓元起率兵从江陵出发,与从襄阳出发的萧衍在夏口会面,共商攻击郢城大事。在萧衍和邓元起等人联合攻击下,郢城被攻破,打开了通向建康的第一道*事屏障。途中,邓元起晋升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随后,邓元起又充任前锋,先平定寻阳(现九江)。及大*进至京邑,邓元起在建阳门筑起壁垒,与襄阳太守王茂、竟陵太守曹景宗等合围,占领了建康(现南京)城。建康城即为南北朝时齐朝的国都。邓元起为此晋号征虏将*。
邓元起平定的(健康)南京古城封当阳侯任刺史官
公元年,南朝齐灭亡,梁王萧衍登基,改国号为梁。邓元起因起事有功,封为当阳县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又晋号左将*,任益州刺史。并被安排去收复益州。
益州刺史刘季连是没有主见、摇摆不定的人。当初萧宝融邀他参与起事,他拒绝了。现在听说邓元起要来讨伐他,他也只好孤注一掷去死守。这时候的益州,已是兵慌马乱了。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城内城外都无粮充饥,在严重的地方已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邓元起驻守的江陵(荆州)古城邓元起的部队行进到巴西(现四川阆中),巴西太守朱士略打开城门欢迎他们。很快一批四处逃亡的蜀地人士投奔邓元起,这样,先后参加邓元起部队的有3万多人。邓元起筹足*粮后,先派将领王元宗等,在新巴攻破刘季连部将李奉伯,在赤水攻破齐晚盛,*队驻扎于西平。刘季连开始固城自守。邓元起于是亲率部队悄悄地进至蒋桥,仅离成都10公里,但由于山路崎岖,行*困难,便将辎重留在了郫县。
刘季连得知后派遣奉伯、晚盛率人,抄小道偷袭郫县。邓元起的*备全落入敌手。由此,邓元起果断决定放弃郫县,直接包围州城,三面扎上栅栏而一面挖上壕沟。有一天傍晚,邓元起出去巡视栅栏时,遇到刘季连派出的偷袭部队,但这批士兵走近邓元起*车旁时,邓元起下车持盾一声大吼:谁敢上前一步,我就杀了谁!吓得偷袭他们的敌人退回了城内。围困了几个月后,刘季连和城内部队已疲惫不堪,最后只好打开城门向邓元起投降。随后邓元起进入益州城内。梁武帝论评平定蜀地的功勋,邓元起再次号为平西将*,增加封邑八百户,加上以前的达到了二千户。
邓元起驻守的益州(成都)古城邓元起在益州府任用同乡庾黔娄为录事参*,也重用了荆州人蒋光济,将州府公事委托他们办理。庾黔娄非常清正廉洁,蒋光济足智多谋,都劝邓元起施行德*。邓元起攻克刘季连时,收缴了大量财宝,但他不私用一毫一厘。他勤勉于*事,抚恤百姓,从不谈论钱财女色。邓元起“本能饮酒,至一斛不乱”,为了率先垂范,他完全戒掉了饮酒习惯,因而受到州府官员的高度称赞。
当阳古城东门楼天监四年,邓元起因思念年岁已高的母亲,便向梁武帝上表请求回家奉养,武帝下诏批准,征召邓元起回京任右卫将*,以西昌侯萧渊藻接替益州刺史。正当此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在南郑举兵叛乱,招引北魏将领王景胤、孔陵,攻打东、西晋寿(现四川广元)。邓元起认为自己益州刺史的辞职书,已得到梁武帝批准,益州的*务就不应该去管了。但梁武帝还是派人送来诏令兵符,命邓元起统领征讨诸*。这一次,邓元起犯了一个大错误,耽误的时间太长,等他发兵救汉中时,北魏已攻克了东、西晋寿。此事,为他以后灾祸埋下了伏笔。
当阳古城石板街。辞官回乡遗恨益州
萧渊藻到益州后,向邓元起索要各种物资,并要上好的马匹。邓元起没有满足萧渊藻的要求,还讥讽地说:“年少郎子,何用马为?”为此,萧渊藻怀恨在心。一天,萧渊藻以送别为由,宴请了邓元起。席间,萧渊藻等人耍手段,灌醉了邓元起,随即将邓元起杀死。
20世纪70年代当阳县城。邓元起死后,他的部下包围成都,哭着喊着要惩罚凶手。萧渊藻害怕了,谎称:“天子有诏。”邓元起部众才散去。于是萧渊藻上奏,说邓元起“逗留不忧*事”,诬蔑其谋反。梁武帝起初并不相信,但萧渊藻怂恿其他关官员追加弹劾,梁武帝也只好下诏,削邓元起爵位改封松滋县侯,减去邓元起封邑的一半,邓元起故吏广汉人罗研为此一直鸣不平,专程到建康找到梁武帝说明了事实原委,为邓元起辨冤,梁武帝听后说:果不出我所料,我开始也怀疑过,不相信邓元起会谋反。于是,派使者入益州责备萧渊藻。贬萧渊藻为冠*将*。追赠邓元起为征西将*,给鼓吹仪仗一部,厚葬,赐谥号为忠侯。
作者:牛*作者简介: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兼职研究员。原当阳市档案局副局长、史志办副主任,当阳市作家协会原主席。出版个人著作《人到中年》《史志论谈》《当阳地方文献资料汇编》,主编总纂《当阳市志》《当阳艺文志》等10多部书籍,参与编审和主审地方专业志和地情资料书近百部,发表文史文章、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余万字,策划设计《当阳记忆》等多项大型图片展。年4月被推选为“宜昌好人”上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