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想和你们一起走重症患者对浙江援荆 [复制链接]

1#

吕芳芳在荆门前线的ICU。医院供图

“你什么时候走?”

“我们不走,我们等你好了再走。”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们一起走。”

在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队员、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吕芳芳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千里之外抗“疫”战场上的一段医患真情。

“虽然我知道,我们不可能真的带他一起走。但我想,这依然是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吕芳芳这样感慨道。

近日,这段发生在荆门新冠ICU的温馨一幕被队员们拍成小视频,打动了不少网友。虽然“18床”的年纪比医疗队绝大多数成员都大,但是队员们仍亲切地称呼他为“小黎同学”。在过去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队员们与他一起同病毒较量,结下深厚情谊——

2月15日,医院(北院区)13楼ICU开诊的第二天。病情危重的“小黎同学”转到了这里。当时的他情况不容乐观:呼吸急迫,嘴唇苍白,不能平卧;肺部CT提示:双肺大片磨玻璃影、心包少量积液。

吕芳芳(右二)在荆门前线ICU。医院供图

接诊小黎同学后,医疗队队员们迅速为他铺设了一个生命通道。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葛慧青马上给他接上从杭州带到荆门的专业的呼吸机,全面评估小黎同学的病情后反复调整呼吸机参数,复查血气提示他的血氧分压恢复到95mmHg。但是第二天,小黎同学的氧饱和度再次下降,呼吸窘迫加重,医疗队果断地为小黎同学进行气管插管。

插管后的治疗也是充满了挑战,血氧分压能稳定,却难以很好改善二氧化碳储留,每天,护理团队要对小黎同学进行俯卧位通气,葛慧青把从医院寄来的振动排痰仪器也用上了,小黎同学成为了医疗队队员们心中时常记挂的人。整个治疗期间,呼吸治团队不断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医院(北院区)新冠ICU负责人周建仓主任几乎没有休息。

转眼小黎同学的气管插管3周了,他的肺部CT虽较前有所好转,但仍有较大范围的弥漫性病变。能拔除气管插管吗?还是采取保守的气管切开?为此,医疗队队员们反复讨论评估,医院呼吸治疗师徐培峰通过B超检查发现患者的呼吸肌功能不错,葛慧青经过细致的评估和深思熟虑后决定对小黎同学再观察两天,如果情况稳定,可以考虑拔管。但是风险依然存在,很有可能出现拔后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需要做好随时气插准备……

经过反复讨论评估,3月9日,医疗队拔除了小黎同学的气管插管。当天晚上,葛慧青紧张得几乎整夜没睡,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