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北美食,不能不说、不会不说东北杀猪菜。但是,如今我们常说的、饭馆里吃到的、网上看到的,以及家里做的,都不是正宗的东北杀猪菜。那些,充其量只能叫做“东北酸菜猪肉血肠”,或者叫做“东北酸菜猪肉炖粉条儿”。真正的东北杀猪菜,不是一两道菜,而是以杀猪当天的猪肉为主料做成的很多道菜的统称,是以杀猪为主题的东北民俗。
如今,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农村家庭散养猪的大量减少,东北农村过年“杀年猪”,吃“杀猪菜”的风俗,那种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变成了很多人的儿时记忆……。
杀年猪
(一)儿时的记忆,妈妈的味道——东北杀猪菜
我的老家在东北大山深处,一个小林场。儿时的记忆不是饿,而是很少吃到荤腥,特别馋。豆油缺,吃肉,只有等到过年杀猪了。所以,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进入腊月就开始一天天地数日子,每天都恨不得把日历牌上的纸一把都撕下来。
那时候,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紧吧,家家户户都养猪,少的养一头,多的养两三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换钱,而是为了吃猪肉和猪油。记忆里,即使过年杀猪也不是管够吃,而是要攒着度春夏荒。有点类似南方人做腊肉。东北的冬天冷、冬季长,鲜肉可以通过冷冻的方式长期保存。
那时候,农家养猪没有现在的饲料,都是喂地里和山上产的东西。除了青饲料以外,还有玉米、酒糟、麦麸子、豆饼。我的家乡养猪,喂的最多的是橡子。小时候,年年秋天都要上山拣橡子。
由于饲料的缘故,那时候的猪长得都慢。春天抓进圈的猪崽子20多斤,到过年能长到斤左右。很多人家一头猪要养两年,长到斤左右,不长了再杀。由于生长时间长,那时候的猪肉都特别肥,肥油膘要是现在猪肉的还几倍。肥,那是真肥,但是很香,而且不腻。即使是现在的肚子,如果能吃到真正的笨(土)猪肉也是如此。
大肥猪
进入腊月就开始杀猪啦!与很多地方腊月二十四以后集中杀年猪不同,我的家乡从进入腊月开始,家家户户排开日子杀年猪。无论谁家,杀猪当天,一是大家一起过去帮忙;二是帮忙的人与本家人一起吃一顿。然后,把炼制好的猪油放到坛子里,把剩余的猪肉,以及猪头等杂货放到缸或者木箱子里,灌满雪自然冷冻,一直能吃到来年的夏初。
杀猪当天的菜以烀和炖为主。经过:围(大家一起把猪围在猪圈角落)—放倒—捆—放血(接血)—吹气(从猪腿处吹,一边用铁签子捅一边吹,让猪的身体完全鼓胀起来)—烫—退毛—开膛—清理(清洗)内脏(灌血肠)—剔骨—分割。这些工作结束就意味着猪——杀完了。
接下来就是—烀。除了血肠、需要储藏的肉、猪头、板油和少量的排骨外,其它的,包括部分肉,全部放到一个大锅里面一起烀,然后按照需要的火候分别往外捞。烀好的东西,比如肝、心、肉、大骨、排骨等,大部分经过分割就可以直接上桌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比如肚、肥肠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后上桌。从前的、正宗的东北杀猪菜,大部分都是这样只烀不炒,沾蒜酱直接食用,吃的就是原滋原味。
烀好的东西陆续出锅,接下来就是—炖,也就是利用烀肉的汤炖酸菜。有的人家是把肉、骨头和下水(内脏)放到一起烀,然后用汤直接炖酸菜;有的人家则是分开,用烀肉和骨头的汤炖酸菜。酸菜热汤下锅,炖的时间可长可短,而且不怕炖的时间长。酸菜本身吃油,越炖越烂糊、越入味。炖好后加入血肠,少煮一会,出锅,加入葱花、少量的盐、味素就可以上桌食用了。正宗的东北杀猪菜,杀猪当天炖酸菜,只放血肠不放粉条。因为杀猪菜的炖酸菜可能要吃几天,反复加热,放了粉条,吃一顿就黏糊了。
除了以上的介绍外,正宗的东北杀猪菜还需要用大黑锅,也就是铸铁锅;需要用木材烧火,讲究慢火、温火、匀火。
找不到正宗的图片了,凑合凑合吧
(二)简单的才是最好的——正宗的东北炖酸菜
实际上,真正的东北农村,包括城里真正的东北家庭,做炖酸菜这道菜根本不像网上说的那样复杂,而且味道纯正,回味无穷。
1、选料
(1)猪骨和猪肉:炖酸菜要用猪骨烀汤,首选猪大骨,次选猪排骨;酸菜喜油,尤其是喜猪板油和猪油(猪肉熬出的油),而且回锅的炖酸菜更好吃。因此,首选猪后丘、猪脖子肉,次选五花肉。如果能买到笨(土)猪肉就更好了。与普通猪肉相比,笨(土)猪肉肥,油性大,特别是肥肉膘特别厚。同时,最好买鲜肉,不用冷冻肉。
(2)酸菜:要用真正传统方法腌制出来的酸菜。如今超市里的酸菜很多都是通过快速方法,工厂化腌制出来的。闻上去酸味浓重、刺鼻,下锅后干炖不烂,不吃油,入口嚼着嘎嘎响,如同嚼蜡。自家腌制酸菜:一是选好菜,也就是不上化肥的菜;二是舍得砍帮,包括切丝之前。;三是腌制时间长,真正自然发酵;四是有条件的,腌之前最好烫一下。
2、炖菜:工序跟上面的做杀猪菜的方法一样。
(1)先烀汤。喜欢清淡口味,或者嫌脏的,可以先把大骨用开水煮一遍,然后重新开始烀汤。最好用砂锅,慢火,烀到汤变成白色,骨头上的肉化到了汤里为止。
(2)炖酸菜。酸菜切好,用凉水泡一段时间,攥干,直接下到汤锅里,仍然用慢火炖。
(3)下肉。这个没有什么特殊讲究。喜欢吃酸菜的,可以随酸菜一起下,让肉烂糊一些,酸菜更入味;喜欢肉沾蒜酱的,晚一会下肉,或者早一点捞出来。
关于各种辅料,比如葱姜、大料、陈皮、盐、味素什么的,放不放,什么时候放,也没什么特殊说法,根据个人喜好。纯东北农村人,主要靠蒜酱调味。
关于血肠,个人只有去知根知底、干净利整的农家,看着他们灌,这样的血肠偶尔吃几片外,其它的一概不吃。不是不喜欢吃,而是不敢吃。灌血肠实在是一个考验良心的技术活。
东北杀猪菜,是东北特色美食,更是东北的民俗文化,是丰收的欢乐,是一种对快乐和幸福的期盼,是凝聚家庭和邻里关系的一种媒介,是对新一年安康的寄托,以及憧憬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