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危难之时显身手荆门新闻网 [复制链接]

1#


  阅读提示:他们是市政园林的维护者、是城市的“美容师”,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经年累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工作。面对这次疫情,这群人再次披挂上阵,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最危险、最前沿的地方,用担当、用生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筑起一面坚固的“防火墙”。

在隔离点污水井口消杀。

职工在办公室搭建的地铺。


  8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向荆门袭来,这次来的是德尔塔毒株,毒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一时之间,人们心中忐忑难安。


  8月5日,掇刀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安排20人协助该区兴隆街道对五个封控和封闭小区进行管控。由于疫情进一步蔓延,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了战“疫”指令。8月8日(周日),掇刀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迅速集结,由于已经实行了交通管制,机动车辆限行,有半数职工都住在掇刀辖区外,但是大家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数十里,毫无怨言地赶到单位,70多人,能出来的都来了。


  按照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该处迅速成立了专班,实行分工负责制。全体干部职工在该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李林等班子成员的率领下,做好自身防护后及时奔赴一线与病毒展开新一轮的殊死搏斗。


  守卡口


  不畏“风暴眼”


  天乐小区,位于兴隆街道兴隆社区。这次疫情,荆门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在该小区。随着疫情蔓延,这个小区的确诊者、无症状感染者逐渐增多,这里成为掇刀区乃至整个荆门市疫情的“震中”,也成了人们谈之色变、避而远之的“风暴眼”。


  8月8日,掇刀区市政园林管理处首先接受的值守任务就是这个封闭小区的四个出入口。


  该处在每个卡口安排5人值守,负责进出人员的身份登记、查健康码、测体温、消毒等工作。从早上7时到晚上7时,12小时后轮班,白天黑夜24小时无缝对接。


  8月10日,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又有9个卡口的夜班值守任务交给了该处。至此,该处共承担兴隆街道13个卡口的值守任务。


  “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打起精神、精细查验、把好关口!”每天,卡口值守负责人、该处副处长易红都要叮嘱参与值守的同志。


  天乐小区有居民多人,加上这里是重点封闭区域,值守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为尽早找出潜在的病毒感染者,掇刀区对这里进行着高频次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维持规范的秩序,防止交叉感染、安全保障事关重大。数十名值守人员不厌其烦地劝导采样居民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并协助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按程序采样,副处长谭海华带领值守人员王中刚等同志一连熬了几个通宵,有时饭都顾不上吃,累得筋疲力尽。


  工作人员在卡口值守中,碰到疑难问题,及时向社区和上级部门汇报,严格而人性化地妥善予以解决。


  8月14日上午10时,小区卡口出来一位行色匆匆的孕妇及其家属,他们对值守人员说:“孩子快要生了!”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值守人员、该处总工程师张晓敏和园林股股长胡娇丽,立马腾出凳子让孕妇落座,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联系、催促救护车尽快赶来,同时向社区和掇刀区城管执法局报备、请示。经过查验和批准,不到二十分钟,孕妇安全地乘医院。


  隔离点


  消杀“德尔塔”


  这次来犯之敌是“德尔塔”,与去年疫情病毒相比,更加恶毒。除医院里的病毒,在隔离点暗藏的病毒也必须干掉!


  在隔离点外围消杀病毒,是掇刀区市政园林管理处这次疫情防控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隔离点接入市政排水管网入口处(污水井)对点投入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杀。


  从起初的30多个隔离点,到目前的掇刀、东宝、漳河三个区46个隔离点,该处工作人员除了面临病毒侵袭的直接威胁,在消杀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


  8月8日,接到任务后,该处消杀专班首先面临的是消毒液的短缺。经过多方联系,8月9日,荆州市一厂家用加长货车将22吨消毒原液运送到襄荆高速荆门北服务区,因疫情关系,对方要求该处来接转。在办理通行证等各种证件后,当晚7时,该处安排司机将货车开进高速卡口内,掇刀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杨国平、该处副处长罗毅、市政股股长陈治军及李晓旭、付杰等同志跟随货车到各隔离点冒雨进行转运分装。


  因一些排水管网入口处(污水井)离电源较远,葛洲坝水务荆门公司支持帮助,送来发电机、抽水泵及转运皮卡车等,现场发电,将消毒原液抽入分装容器罐。在麻城镇一处隔离点,道路狭窄,大货车开不进去,工作人员不得不用小桶分装,手提肩扛,脚踏泥泞,将原液送到指定位置。


  在当晚转运过程中,荆门城区一处地点发生紧急疫情状况。接到任务,该处大货车及时开往现场,进行抽液消杀。随后,消杀专班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其他隔离点继续连夜分装,直到任务完成。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由于隔离点较多、地理位置复杂,该处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在宾馆、学校等地周边连夜搜寻、查看,不漏一处,及时准确找到消杀位置,定点采用容器罐投杀的方式进行,对不适合放罐体的地段,安排人工,利用塑料桶等小器皿分装消毒液投放到污水口、化粪池消杀。由于消毒液腐蚀性强,一些职工的手都起了泡、变了色,有的火辣辣得疼,衣服也变成了“花衣裳”,但他们依然每天坚守在这里。


  “搭地铺”


  单位当成家


  灾难之中见本色。市政园林人冲在前线抗击疫魔的身影,让人钦佩,他们在抗疫中的生活场面,也让人动容。


  走进掇刀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干部职工们的办公室与往常不一样,有搭建的地铺、摆放的洗漱用品、晾晒的衣物,这里俨然成了“卧室”,虽显拥挤,但井然有序。


  从战“疫”开始就一直住在单位办公室的该处处长李林说,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奋战在卡口、隔离点、街头的干部职工为便于有效开展工作,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有5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吃住在单位。这么多天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早有准备,带好了行李,搭地铺、睡沙发、吃盒饭,下定了疫情不灭、不下火线的决心,有的同志还表示“抗疫不胜利,决不理发剃须”。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处每天为吃住在单位的干部职工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品,以及早、中、晚三餐盒饭,为大家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为了不顾此失彼,除在离病毒最近的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该处还合理安排人力定期对掇刀小广场、双泉小游园等8处公共厕所,以及漳河大道、丹桂路地下通道、办公和休息区域进行消杀,消除病毒藏身的死角。每天组织部分同志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重点路段、广场、游园绿地进行卫生保洁,让城市在病痛中保持洁净、可亲的面容。


  疫情没有结束,战斗仍在进行。掇刀区市政园林人依然坚守阵地顽强地阻击病毒,用扎实的行动迎接胜利的曙光。(记者许中华通讯员李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